您好,欢迎来到生物通今日动态!
会员注册
生物通快讯免费订阅:
热点专题
生物通快讯免费订阅:
[更多]科研动态
·革命性新成果:替代动物实验的一种更便宜检(7-17)
·长脂肪还是长骨头?一种已知基因说了算!(7-17)
·Cell:表观遗传新关注点—mRNA修饰(7-17)
·头球攻门虽然精彩,却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缺陷(7-17)
·《Science》惊世之作,改写教科书!(7-16)
·Nature公布CRISPR重要成果:电穿孔技术改变(7-16)
·厉害了!《Nature》文章报道操纵细胞分裂关(7-16)
·基因编辑为何失败?那是因为Cas9霸着C位(7-16)
·《Cell》iPS细胞生物反应器制备海量血小板新(7-14)
[更多]研究成果
·NIBS学者发现V型质子泵参与果蝇视觉系统的膜(7-17)
·中科大最新文章:利用液体核磁刻画CTCF多点(7-17)
·北大青年千人教授连发Cell,Nature子刊文章(7-16)
·广医三院晏光荣等团队首次证实人类基因组存(7-16)
·中外科学家发表Science文章:通过比较进化基(7-16)
·中国学者最新Nature文章(7-13)
·北京师范大学发表Human Brain Mapping封面论(7-13)
·青年千人项目发表Nature子刊文章:
致病(7-13)
·中山大学,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发表PNAS文章揭(7-12)
[更多]投资政策
·中国工程院公布新修订的《中国工程院章程》(7-10)
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公布(7-4)
·基金委确定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(6-25)
·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高被引论文量占14.03% (6-22)
·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人员名单公示(6-8)
[更多]生态环境
·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被实(3-23)
·胎儿期雄激素暴露水平可能影响女孩兴趣(3-13)
·我国发现迄今最早带不对称飞羽的彩虹色恐龙(1-18)
·蚊子、臭虫、老鼠……城市会影响物种进化吗(11-6)
·复旦学者:PM2.5暴露可引起人体应激激素分泌(8-18)
[更多]科普新闻
·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抗艾滋病新药获批上市(7-16)
·合成生物学:掀起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(7-12)
·中科院32种SCI收录期刊进入国际同学科排名Q(7-11)
·母亲孕期饮食可能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组成(7-6)
·2017年顶级期刊SCI影响因子公布(生物类)(6-29)
[更多]产业信息
·BioTek推出超高性价比的多功能酶标仪Synerg(7-16)
·CAR-GPC3-T细胞治疗肝癌患者首次实现3年无病(7-16)
·“农业大亨”涉嫌2590亩转基因玉米大案!(7-14)
·激情夏日,安诺基因助你驰骋科学“绿茵场”(7-13)
·IGC 2018国际免疫&基因治疗论坛,联动抗体、(7-12)
[更多]荣誉/奖励/人物
·董枝明入选《时代》101位“伟大的科学家” (7-12)
·MIT Technology Review:2018年度科技创新青(7-6)
·纳米酶十年:从原创走向领跑(7-6)
·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任教(7-4)
·29岁当教授30岁成博导,她就是川大“女神”(6-8)
[更多]院校动态
·Cell杂志最受关注的八篇文章(7月)(7-17)
·Science惊天爆料,FDA审批黑幕被扒光,一大(7-17)
·Science:天下乌鸦一般黑,哪怕是FDA(7-17)
·中国抗癌药品费用为何过高?国家卫健委回应(7-13)
·《中国科学: 生命科学》专刊:生物质谱研究(7-10)
分子·基因组
蛋白质组·蛋白质
RNAi·miRNA
干细胞·细胞
疾病·机理
实验技术
热点·争论
年终盘点
生物通人才市场火热招聘
技术大讲堂